其实,在飞傲M15发布之前,我有几个猜想,但我又是那种比较严重的晚期人格分裂,有时候八卦起来比天天坐在村头上聊闲天的老太太还讨厌,有时候则是不该问的不问,不该听的不听,不该说的不说……因此,我也就没在发布之前四处打听。
先说说我的猜想:
1. M15作为飞傲旗舰播放器,很可能延续M11 M11PRO的经典外观和元素,将机身材质和细节处理推向新高度?
2. 会像M11那样推出不锈钢或者黄铜版本?
3. 采用双4499,真平衡架构,必然继续走同时支持3.5MM, 2.5MM平衡和4.4MM平衡的路线?
4. 会不会采用可更换模块设计来提高其扩展性能?
5. 会不会支持SIM卡或者搭载5G网络,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聆听在线资源?
5. 售价很可能5998或6998?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新机揭晓的那一刻,我还是比较意外的。
哪知飞傲M15这次不按套路出拳,从雅典农神庙的大理石柱身上汲取灵感,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,机身两侧收腰更为圆润;不支持SIM卡或ESIM卡,也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推出不锈钢或者黄铜版本,价格更不是5998或6998,而是8998!
Exynos 7872、两颗AKM AK4499EQ、两颗日本NDK飞秒级晶振,10颗低噪声运算放大器,高通顶级蓝牙芯片CSR8657, 7490mAh大容量电池,21W双快充…………M15作为飞傲推出的旗舰HIFI播放器,打在了飞傲目前所能整合到的最顶尖的硬件和方案,如此高的售价也是情理之中的。




外观
正面一块5.15英寸18:9 1440x720p 1670万色全面屏,该屏幕支持10点触摸手势操作,显示密度高达312PPI。飞傲从M11开始,播放器屏幕带给人非常出色的操控体验。5寸以上的屏幕,让用户可以在各种音乐APP内请轻松搜索和管理音乐。大大降低了文字输入时误操作的几率。
缺点就是其所采用的的2.5D玻璃,因为目前播放器产量有限,考虑到成本原因,没有为此定制钢化玻璃贴膜。不知道后期官方会不会推出全贴合的水凝膜。




背面采用PET镀膜碳纤维纹理后盖,这与之前的机型变化不大。双小金标已经成为标配。两侧改用细腻的圆弧曲线。




飞傲M15在旋钮,锁屏键这些小细节上做了非常精致的处理。其采用了同心圆模拟电位器音量旋钮,旋钮底部嵌入了一圈指示灯,开机运行时格外酷炫。
而顶端的3.5MM,2.5MM, 4.4MM三个音频接口,口径不一。但飞傲巧妙地采用装饰环,实现了三个接口视觉上的高度统一。




机身底部也是如此,中间为TYPE-C充电数据接口,左侧为TF卡槽。飞傲在TYPE-C充电数据口左侧对称地雕刻出一个卡槽图案,边框内雕刻有DUAL AK4499字样。




M15所有的物理按键集中在机身左侧,除去锁屏拨杆,电源键,播放/暂停键,上一曲和下一曲,M15还设计了一颗自定义按键,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操作偏好对该按键进行自定义设置。你可以将它设定为一键进入USB DAC模式、一键添加到我的最爱、一键随机下一曲、一键切换滤波器等不同的功能。




可以说这台机器在很多细微处传达给人精致、和谐的感官。而不管你用那只手握持播放器,都可以轻松的触碰到这些物理按键。可以想象,这些按钮的位置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。
内部架构
M15作为旗舰机型,堆料不计成本。其采用 三星Exynos 7872主控, 三星Exynos 7872处理器采用时下主流的14nm工艺,配备2个2.0GHz A73大核和4个1.6Ghz A53小核,内置Mali-G71图形处理器(GPU)。综合性能堪比高通骁龙625、联发科Helio P25、华为麒麟659,定位中端主流,保证播放器流畅操作绰绰有余!
两颗AKM AK4499EQ DAC,M15可能是全球第二款搭载该解码芯片的便携播放器。与AKM公司之前的旗舰级芯片不同,AK4499是一款电流输出型的DAC,它继承了AK4497的32bit采样率和6种滤波音色,而S/N值达到令人吃惊的140dB,THD+N(全高调波失真+噪音)-124dB,可谓目前全球最高规格。PCM至768kHz/32bit为止,DSD至22.4MHz(DSD512)对应与AK4497相同。
该AK4499是AKM品牌第一个电流输出型DAC元件,这一点上有别于以AK4497为首的电压输出型DAC。作为高配置的电流输出型DAC,该芯片剑指ESS ES9038PRO和ROHM正在开发中的“BD34301EKV”。
该解码芯片体积是AK4497的两倍,功耗方面AK4499也大概是AK4497的2倍,AK4497为346mW,AK4499为667mW。因此,采用AK4499,必然带来散热和功耗的问题。这也导致M15在温度上比M11,M11 Pro等以往的机型要高。
M15特意搭载了一块7490mAh的大容量电池来保证续航。M15可以达到15小时的播放时长,1800小时深度待机。与此同时,该播放器支持QC2.0 21W快充,单次充电仅需3.5小时。与手机相比,这个充电时长依然不给力,但考虑到其电池容量和消费者的使用频率,这个充电时长已经很出色了。
除此之外,飞傲M15的电路设计颇为精密。其采用八层沉金工艺PCB,数字电路独立屏蔽罩和专业吸波材料。提高电路板空间利用率的同时,减少了WIFI频段,数字模拟电路之间的干扰。定制导热硅脂、石墨烯及洋白铜散热片也有有效的将机身内部热量传到到外壳,通过与空气对流实现更好的散热。
2颗日本NDK定制秒飞晶振,配合第三代FPGA时钟算法构成的锁相环,实现非常低的抖动和失真。
2颗德州仪器OPA2211组成LPF低通滤波电路,4颗OPA1612搭建IV转换。 4颗高分子低损耗钽电容+4颗松下无极薄膜电容+8颗小型薄膜电容+28颗220uF低损耗聚合我电容+5颗100uF高压电容……总之,看一眼电路板你就知道这东西有多讲究!
M15搭载主动伺服供电技术,来满足千变万化的系统输出设置。驱动300Ω耳机时,亦能提供台式机一般的强大推力。32Ω负载下,PO输出功率为490mW,平衡输出功率则高达800mW;300Ω负载下,PO输出功率为70mW,平衡输出高达280mW。比起任何一台飞傲老机型,这个推力都无比强悍!
很想掠过这些硬件,但为了客观阐述这款播放器有多牛,又不得不嘚吧半天。
软件方面采用安卓7.0系统,全局All to DSD, 支持MQA 8倍解码,支持DLNA、AirPlay、WiFi传歌,FiiO Link,双USB双蓝牙……M15基本上可以满足发烧友各种听音方式。并且,还可搭载DK1底座搭配台式解码做USB输出。




声音
M15整体带给人大动态,高解析,细腻精准,背景干净的声音风格。能够呈现出自然规整的音色还原和丰富的信息量。用来听不同类型音乐均能体现出细腻丰富的层次和鲜活的音乐情感。实际使用下来,也发现,M15是一台调音较为均衡,能够兼顾许多不同音乐类型的播放器。
M15的3.5MM输出适合搭配一些动圈,动铁,圈铁之类的小耳机,来听听流行口水。拿自家FH7圈铁来说,会是一套节奏感和乐感非常出色的搭配。用来听Carlos Santana那些音乐,浓郁的低频量感逼人,下潜亦十分到位,有力有气势,却也留给人一些蓬松的感觉。劲道却又张弛有道,比如小娟《我俩永隔一江水》开头的大提琴,这套搭配体现的浓郁悠长,而量感,结像的力道又控制的十分得当,不混散不轰头。FH7自身虽然有其味道和特色,但在我过往的几套飞傲产品搭配中,在素质和味道上却没有这般了得。
人声厚度适中,瞬态和亮度出色。关键是亮度的火候控制的不错,人声的齿音呈现的非常恰当,听起来迷人,但却不讨厌。高频延伸极为出色,早上睡眼惺忪,被万晓利《陀螺》开头的三角铁冷不防“叮”一下,立马提神醒脑睡意全无,伴奏中的口琴也是如此,清晰,通透。幸好这套搭配的中下盘够稳,否则……总体来说这套搭配呈现出澎湃而有活力的听感,用来听一些摇滚,电音,民谣,人声和器乐SOLO会非常有感觉。
M15+LY-06PRO+HD600在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里,常常在夜里,久而久之,便成了一种依赖,尤其喜欢用它来听《赛德克巴莱》电影原声这类节奏舒缓的音乐,这样便不会扰乱我读书的思绪。这套搭配如此“安静”,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去认真感受它的声音。
LY-06PRO这条线很有意思,按说HD600算是在低频量感和厚度上很有特色的器材,如果搭上一条铜线,通常会暖一些。而这条LY-06PRO无界单晶铜搭配HD600在低频结像的扎实程度上有明显提高,并且背景拥有出色的透明度。人声厚度没有太明显的变化,反而多了些许温润细腻的特质。








当然,HD600,HD650,HD800S这些耳机在我手里也有几年光景了,我通常都是搭配Prismsound Lyra II,Cayin 66套,以及金波GA-X这些台式器材轮流听。M15作为一台随身播放器驱动HD600,在我个人而言能难说有什么特色,但是其出色的推力和控制力毋庸置疑。这套搭配的驱动下,HD600低频动态能够得以良好展现,量感上适中,但力度和清晰度给人的印象极好。可以说这套搭配能够将HD600中低频洋溢温暖的特质客观的展现出来。
人声定位略靠前,饱满细腻,情感流露而有活力。用来听Yat-Kha的那些长调和呼麦,浑厚悠长有韵味,能够很自然的带露出草原上或奔放或凄美的情感。 鲁杰罗.里奇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门德尔松《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》,小提琴的主旋律明亮细腻,温润如玉,耳机整体的声音风格注定它无法带给人犀利透彻的酣畅淋漓,但依旧能够判断出前段和线材对于这条耳机的影响。
这套搭配在我个人看来唯一的问题就是声场,同样是门德尔松的这套曲子,如果将伴奏纳入其中,于我个人而言则的确欠了些火候。我用2.5MM平衡搭配UM MEST, 小提琴的细节和亮度交HD600强出不少。乐器之间的细节也互不干扰,声场宽阔了一些。HD600声场本来就不算大,用来听一些古典器乐SOLO,爵士,民谣会是不错的选择。在分离度和结像扎实程度上,M15距离我用过的几个台式机还有一定差距,这是不可否认的。但如果你不打算在台式设备上有所投入,用M15驱动一些阻抗不要太高灵敏度不要太低的大耳机,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



说说几个缺点:
1. M15确实热,发热跟HIFI在大多数情况下成正比,这一点怕是只有发烧友才能理解!
2. FiiO Music主界面的交互逻辑有待改进。其实我在使用M11时就与个别朋友沟通过,FiiO Music主界面上方的专辑封面,用户会习惯意义上认为点击封面就是选择该专辑。但目前的交互方式是:点击该封面,暂停或播放。其实在软件交互方面,飞傲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,但也不得不承认,跟日韩大厂比还有差距。
3. 官方皮套其实直接去掉磁吸式音量旋钮保护盖,因为妨碍操作。
4. 建议配件大厂能够及时推出贴合屏幕曲线的保护膜。
写在最后
8998的价格让飞傲以往售价良心的印象在发烧友心里瞬间破灭,令人三观崩塌,简直是人神共愤天理不容!虽然M15在FiiO Music等软件的交互体验上还有改进空间,但究其奢华的堆料,精湛的做工,尤其是各音频接口出色的音质表现,你会发现,M15 8998的售价在国产播放器直逼索六万的今天依然非常具有性价比;你会发现,飞傲在不断地超越自己的同时,一直维持发烧友所能接受的合理售价,飞傲还是原来的飞傲!
原创文章,作者:数码前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oaimai.com/57201.html